各市教育局,昆山市、泰興市、沭陽縣教育局:
為貫徹落實《教育部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》(教師﹝2013﹞13號)精神,加強教師研修社區(qū)、學習空間建設,提高全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,經研究,決定定期組織開展全省中小學教師微課競賽活動,現(xiàn)將首屆競賽活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:
一、競賽目的
全省中小學教師微課競賽活動,是創(chuàng)新教師培訓形式、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、促進教師專業(yè)發(fā)展的重要方式,是搭建教師教學經驗交流和教學風采展示平臺、豐富教師培訓生成性課程資源的重要途徑,是建設全省中小學教師網絡學習空間的重要工作。
二、競賽組織
全省中小學教師微課競賽活動由省教育廳舉辦。為了做好競賽活動的組織工作,成立競賽活動組委會,由省教育廳師資處、基教處,省電化教育館、省教師培訓中心、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訓中心等相關機構負責人組成組委會辦公室。辦公室設在省電化教育館,負責日常組織管理工作。各市、縣(市、區(qū))教育行政部門結合當地工作實際確定競賽組織管理機構。
組委會辦公室應結合競賽活動的開展,以江蘇省中小學教職工信息管理系統(tǒng)為數據中心,積極謀劃、認真研究、主動實施,加快實現(xiàn)省、市、縣、校四級數據對接;充分利用各地已有的教師教育信息化資源,以省示范性教師發(fā)展中心為主要力量,采取新建、鏈接等多種方式,統(tǒng)籌規(guī)劃、共同建設、分級管理,積極開展名師工作室、教師研修社區(qū)、教師網絡學習空間等相關建設工作試點,在“省級中心、省市縣校四級應用”工作上取得全面進展。
三、參賽對象
全省普通中小學、幼兒園和各級教師發(fā)展中心(進修學校)的在職教師。參賽人員登錄江蘇教師教育網(www.jste.net.cn)或江蘇省基礎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(http://be.jse.edu.cn/)進入“中小學教師微課比賽”欄目進行參賽。參賽人員信息應已錄入省教職工信息管理系統(tǒng)。2014年3月30日起,可網上報名并上傳作品,具體技術規(guī)范和操作步驟請參見網站的使用說明和幫助文檔。
四、競賽內容及要求
“微課”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教學內容或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開展的簡短、完整的教學活動,用于幫助其他教師改進課堂教學、促進專業(yè)發(fā)展。參賽教師應以教育部頒布的《教師專業(yè)標準》和《課程標準》為基本內容依據,自選內容,精心備課,充分合理運用各種現(xiàn)代教育技術手段及設備,設計課程,錄制成時長在5-10分鐘左右的微視頻,并配套提供教學設計文本、多媒體教學課件等輔助材料。本次微課比賽作品包含:主微視頻、作品簡介、作品縮略圖以及作品創(chuàng)作說明(教學設計、學習指導、配套學習資料、制作技術介紹)等,作品格式及上傳要求詳見“江蘇省中小學教師微課大賽”網站相關文檔。
(一)教學視頻制作要求
圖像清晰穩(wěn)定、構圖合理、聲音清楚,符合中小學生認知特點。視頻片頭應顯示課題、作者和單位,主要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有字幕提示。視頻內容根據具體學科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要求,可以是教學內容分析與講解,操作過程演示與示范等,根據實際需要,視頻中可插入動畫等媒體形式。
(二)文本創(chuàng)作說明要求
提供教學需求分析,用于幫助使用者清晰了解“微課”資源的知識背景與要解決的教學問題。教學需求分析包括:
1.適用對象分析:明確適用該“微課”資源的教師(學生)應具備和相關聯(lián)的知識或技能。
2.學習內容分析:明確該“微課”資源的學習內容或知識點,以及該知識點在學科課程知識中的作用與地位。
3.教學目標分析:明確該“微課”資源的教學目的或作用,能幫助教師和學生解決教與學中的什么問題,達到什么目標。
圍繞“微課”內容,除視頻外,為教師(學生)進一步學習提供其他相關的資源,包括多媒體課件、練習與測試、反饋與評價等資料。
五、競賽程序
教師通過學校選拔推薦參賽,比賽分初賽、復賽和決賽三個階段。
(一)初賽階段:2014年2月10日至2014年4月30日為各市、縣(市、區(qū))動員發(fā)動、骨干培訓和學校組織教師制作、上傳作品時間。各校要采取全員參與、小組合作等多種方式征集、推薦作品,對符合要求的作品學??烧J定校本培訓學時。每校最多推薦5件作品參加復賽。
(二)復賽階段:2014年5月8日至7月9日為市級賽事組織評選時間。各市要制定市級獎勵規(guī)定,獎勵以認定培訓學時、等同于職稱評審中若干條件等政策性鼓勵為主要形式,以鼓勵教師自主學習、主動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、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為目的。每市推薦50名進入全省決賽。
(三)決賽階段:2014年7月10日至9月10日為全省決賽評選時間。省教育廳將聘請專家結合復賽推薦意見評選出最后獲獎作品和優(yōu)秀組織獎。所有獲市級三等獎以上的教師,可認定縣級以上培訓10學時,由江蘇省中小學教師(校長)培訓管理系統(tǒng)記錄入庫。對獲得省級獎項的,相關作品將被作為教師培訓的課程資源使用,并予以相應獎勵。
六、其他事項
(一)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對競賽活動進行統(tǒng)籌規(guī)劃,在鼓勵全體教師自由參賽的同時,按照《教師專業(yè)標準》和有關《課程標準》等進行系統(tǒng)設計、任務分解,形成當地的系統(tǒng)性學習資源。
(二)每位參賽教師提交參賽作品數量限為1件。每件作品原則上署名1人,最多不超過2人。參賽作品及材料需為本人原創(chuàng),不得抄襲他人作品,侵害他人版權。如有侵犯他人著作權或不良信息內容,責任自負并取消參賽資格。
(三)競賽活動以公平、公正、公開、公益為原則。參賽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權。教師一旦參賽視同授權省教育廳及其授權單位享有網絡傳播權。所有參賽作品向教師免費開放。賽事組織單位不向參賽教師或學校收取任何費用。
其他未盡事項將在“江蘇省教師中小學微課比賽”網站公布。
?
附件:首屆江蘇省中小學教師微課比賽評分規(guī)則建議
?
江蘇省教育廳辦公室
2014年1月22日